|
近几年来,得益于前几年中国通信产业的高速发展,作为其重要的配套产品之一,通信用电源的市场需求也与日俱增,就像PC电源一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潜力的通信电源市场。巨大的商机吸引了大批国内企业的加入,一时间中国通信电源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纷纷争夺这块利润相对较高的市场大饼。
研磨技术应对激烈竞争
由于通信电源的核心技术并非高新技术,因此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各通讯电源厂家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其产品无论在内在质量,还是在外观工艺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衡量一个电源产品好坏最重要的参数――整机效率。目前有的国内厂家已经能做到92%以上,高于国家标准85%,接近甚至已经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在耐雷击、耐高压、适应国内复杂的、特殊的电网情况等方面比国外的产品还要过得硬,更加适合中国国情。
然而,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想稳固占领市场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也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这几年国内通信电源厂家无论技术实力还是产品档次都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但明显的生存环境也同时变得严峻了。”深圳核达中远通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吉学龙说。该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高频开关电源制造的本土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领域,是华为、中兴、UTSTARCOM等国内通信设备制造公司的主要电源供应商。
“通信电源近几年的需求略有增加,而价格在大幅下滑,所以反映在制造厂家的生存状况,可以用“冬天”来形容。” 吉学龙分析说,首先,主要原因还是受近段时间整个通讯行业的不景气所影响,由于通信设备价格下滑,作为配套产品,通信电源的价格也会跟着下降。其次,国内通信电源生产行业的竞争加剧也直接地导致了价格的下降。此外,这几年国外通讯产业更不景气,国外的大型电源厂商都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就地研发、就地生产。这样就导致本土电源厂家的生存空间变得更小了。“虽然整个市场供应的能力是急剧增加的状态,但是我认为就目前来讲,真正的大面积竞争还没有到来。”吉学龙说。
更加重视产品质量
在EMC和产品安规认证及使用可靠性方面,越来越严格也越来越受电源使用者重视的各种行业标准迫使本土通信电源厂商跳出以前闭门造车的做法,产品设计时除了需满足本身设计规范要求以及材料成本的考量外,还要兼顾各种电磁兼容标准和安规认证机构的认证要求。据吉学龙介绍,核达中远通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占产值的10%以上,研发人员达到200人,其中十年以上研发经验的工程师也有几十人,此外该公司还有一个团队专门负责其产品的安规认证报备,目前所有产品均有UL、CEC等国际通用的安规认证。
厂商们除了继续在产品功能优化、降低成本方面下功夫外,开拓新的市场也成为它们的生存法则之一。吉学龙表示,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通信电源模块,对通信方面的电源供应占整个产值的80~85%,现在他们还在不断开发新的应用市场,比如医疗电子方面、电力方面、工业控制电脑电源领域等。
贴近服务是优势
对于通信电源来说,产品售后服务对于用户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地维修。贴近客户服务是国内厂商的一大优势,也是他们制胜的主要武器。吉学龙说:“我们有快速响应、贴近服务、提供定制业务、弹?交货、付款周期长以及提供售后服务等优势,而且价格还要便宜20%左右。”对于那些对通信电源产品不甚了解的客户,该公司会根据其基本的描述来为他们选择产品,就像做一件衣服,先帮他们量测体征,再裁出合身的衣服,让他们穿得得体。现在该公司有20多个市场人员,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州等地设有办事处,在沈阳、西安有代理商,并计划今年在成都、武汉再增设两个办事处。
本地厂商受制于市场偏见和假冒产品
目前,中国通信电源市场存在问题是,市场的大幅度发展以及通信电源在技术和性能上的同质化也使得许多小公司以价格武器杀入市场参与竞争,这种小规模低水平的竞争给整个通信电源市场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此外,很多客户出于对国内厂商的那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而产生的额外压价行为也使许多电源厂商的生意更加难做。“他们认为国外的产品就是比国内的好,明知道国内、外产品在质量上不相上下,甚至在适应性方面还不及国内产品,但是它们就是要把我们的产品价格压低30%左右。”吉学龙说。
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也使厂商们的利益受损。深圳航嘉新泰达电源技术有限公司业务代表张丽红表示:“中国电源市场还存在许多不健康因素,质量很次的冒牌货经常可在市场上见到,这需要广大客户多一份鉴别能力,辨清真伪。”
“93年到2003年这十年是中国通信电源技术的发展阶段,接下来十年我们将进入市场的拓展阶段。我们走的路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摸索、总结经验。我相信国内通信电源产业通过过去十年的卧薪尝胆以及今后更加顽强的努力,一定会使我们中国的电源产品走向国际。”这是吉学龙给中国通信电源产业的发展之路下的结语。
作者:郑卫锋 |